Monday, March 25, 2013

关于找工作 20

(zz from http://randommumble.blogspot.ca/ )

关于找工作 -- 文摘之二

==== 感谢zjh67同学同意俺免费用他的原创文章 ====

MITBBS 上zjh67的文章,面试的真实例子分析,非常有帮助。 原文在这儿: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THU/31222293.html

【俺的点评】这个经历和俺有一次招人的情况机会一模一样。中国人一般技术基础是不错的,但是吃亏在两三个方面:

1. 技术面太窄。我见过不少自己的东西搞得很熟的,但是也仅限于自己的那一点东西。其实不需要你对别的多么精通,大概有些印象, 能马马虎虎说一说就可以了。因为工作以后的东西通常和你以前做的是不同的,如果看不到你的触类旁通的能力,公司是会很犹豫的;

2. 太学术化。在校的时候做presentation是越复杂越好,可是在公司里更重要的是别人能大概听懂你的东西。在去面试之前,要想办法搞清楚那个公司的风格是什么--有的公司(比如consulting)很注重研究,但更多的公司是希望找到的人能短平快地解决问题。在准备presentation的时候,可以有两个方法:(1)对每一个公式都问一下自己:这个公式删去的话,我还能不能把我的做法大概讲出来?追根究底的话,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公式都没有必要出现。(2)找一个对你的东西没有多少概念的同行(比如新进实验室的小师弟),看看他能不能基本上跟着你的思路走。要记住,公司的任务是要赚钱的。如果你的工作不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你的方法先进的别人根本听不懂,做的再漂亮也没用。说到底,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你做的细节有多漂亮(能拿到学位,在细节上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而是你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为什么要用表述问题的能力?管理层对你做什么总得有点概念吧,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迟早是要和别人合作的,曲高和寡可不好办。

3. 和第二点差不多,但是可能短时间内不太容易提高:基本概念要清楚。这个不是指你能把基本定理背出来,还是要真的明白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那样做。举个材料力学的例子吧,悬臂梁理论是解决工字钢相关的问题的一个基本工具(大学二年级的东西,学机械,土木,航天,力学的人大概都能把公式从头到尾推出来),可是你有没有注意什么情况下不能用悬臂梁理论?

===== 以下为转发的文章 ====

我在一家半导体设备公司任职。前些日子我们组有两个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位置空缺。印度同事推荐了许多印度人。 我也通过别人介绍联系了两个师弟。可是面试结果下来,offer 全给了小印。虽然参加面试的六人中有两个小印manager, 但我的感觉是师弟们的背景和表现和小印们相比的确差强人意,落选当在情理之中。我想在这里将过程简单回顾一下,希望对其他正在或将来要找工作的师弟师妹们能有所帮助。 由于各个行业各个公司各个小组的情况不尽相同, 所言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包涵, 就当是他山之石吧。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要招的机械工程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当然基本的专业训练如结构应力,流体传热,材料应用等是不可缺少的。
师弟A:
本科和硕士都在清华,有机械和材料的背景。即将从一工程排名前20的学校博士毕业,无工作经验。据说其导师是行业中的牛人。在面试前我和他通过几次电话,请他至少要做一个准备,那就是用5 分钟的时间总结一下他所完成的最重要的项目。这是因为在他之前我们面试了一个明大的小印硕士,他准备了一份非常漂亮的彩色打印的presentation,highlight 了他所承担的项目,而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他所面对的问题、难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到的结果,优缺点以及后续工作等等,给我们所有的面试人员留下深刻印象。由于他是硕士,我问的几个问题他都没能正确回答,但是他尽了最大努力从他所理解的机理出发试图得到正确答案。这使得我这个对小印有所抵触的人都在心里赞叹。

回到师弟A。面试那天他的 attitude其实很不错。我不知道他是否按我的提示做好了准备,因为我本人在给他面试时并没有谈及这些。在面试结束后的讨论会上,我们的CTO(白人)坚决反对雇用A,理由是他对所承担的博士课题缺乏深度的了解,而且只局限于他所做项目本身而已(他的课题是一个大课题中的一部分),他对上下游的情况几乎一问三不知。这不是一个博士应有的表现。所以尽管personally他觉得A是个good guy
,他还是反对。一个资深的白人工程师也持反对态度。他向A提了一个压力计算的工程问题,他本期望A能将问题简化,给出一个估计值(量级之内)。可是A却告诉他要构造一个模型然后用simulation软件找到答案。所以这个资深工程师的结论是A缺乏工程师的素养,不会猜结果。两个小印manager的评价倒并不很负面,其中一个表示他持中性。另一个觉得对fresh的博士不能要求太高,有些方面毕竟工作后才能学到。可是我们组招人的标准是全体一致通过。就这样这个位置给了那个明大的小印硕士。

师弟B:

本科在清华,流体背景。硕士在北大,应用力学。工程排名前20 的学校博士毕业,专攻传热模拟计算。在一个专业咨询公司工作了3-4年后,刚失掉工作。我找他除校友因素外还因为他的博士学校在传热领域很强。由于A的前车之鉴,我再三嘱咐他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可是面试的结果B还不如A,一是他的知识面窄。即使是他专攻的传热领域,他的基本素养也没有给人留下印象。二是他的精神面貌没有表现出他对所应聘工作的兴
趣和热情。所有面试人员都觉得他是为面试而面试。其后我们又面试了一个明大的小印应届博士(不明白为什么来这么多明大的。估计都是其中一个小印manager引荐的)。他对他的博士课题充满了激情(有关energy harvest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看得出他的确在研究中下了大功夫。和前一个小印一样,他对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敢于从基础知识出发尽最大努力去分析。结果他也拿到了offer。

总结一下:

1.也许大家在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尤其是专业知识面要宽,不要只局限于博士课题。对于所做课题,一定要200%地了然于胸,包括来龙去脉,问题难点,解决方法,独到之处,局限性,等等。
2.未必要记住什么公式,但一定要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和机理。清华的学生应该在这上面有优势。
3.做好面试的准备。要对所面试职位表现出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不然你来面试干嘛。正确理解面试人员的问题。不清楚一定要问。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击中要害。

衷心希望师弟师妹们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学有所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